贝森特21日接受CNBC采访时谈到美中新一轮关税谈判,他表示,双方可能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、伊朗石油的议题。他宣称:“我认为美中目前贸易状况良好,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谈论其他议题了。不幸的是,中国……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。
一、谈判现状:关税休战期的脆弱平衡
最新进展与延期共识2025年7月28日至30日,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高级别贸易谈判。双方核心目标是将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“90天关税休战期”(原定8月12日到期)再延长90天。当前关税水平:美方对华加权平均关税为14%(保留10%“对等关税”+暂停24%),中方对美关税为10%(保留基础关税+暂停24%反制关税)。若延期成功,高关税风险将暂缓至11月。美方的双重策略:谈判与威胁并行谈判桌内:美国财长贝森特强调“中美贸易状况良好”,试图推动能源议题(要求中国减少俄、伊石油进口)作为交换条件,暗示可能放松芯片出口限制(如英伟达H20芯片)。谈判桌外:特朗普政府声称,若中国未在50天内调整俄油采购,将启动100%“二级制裁关税”(针对与俄贸易的国家),并施压欧盟加入联合制裁。
二、石油议题: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的角力
美国的逻辑链与矛盾打击俄伊经济:美国认为中国作为俄、伊石油最大买家(占俄油出口30%以上),是维系两国经济命脉的关键。切断中国采购被视为终结俄乌战争、孤立伊朗的核心手段。盟友协调困境:欧盟虽计划对美商品加征千亿欧元关税,但在制裁中俄议题上立场摇摆。德国已表态支持“反胁迫工具”,若中国拒不让步,可能配合美国二级制裁。中国的反制与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底线:中国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高(原油72%、天然气43%),俄、伊是重要来源。直接切断进口将冲击国内供应链,因此中方明确拒绝将地缘政治议题纳入经贸谈判。新能源突围:近期中国加速降低能源依赖:光伏反内卷:政策调控产能过剩,提升行业集中度;水电开发:雅鲁藏布江大坝规划发电量相当于3-5个三峡;铀矿储备:塔里木盆地发现全球最深砂岩铀矿,保障核能原料。
三、芯片与稀土:博弈的核心筹码
芯片松动:美国默许部分高端芯片出口,换取中国在稀土和俄油议题上的妥协。但H20芯片性能仅为A100的50%,属于“有限解禁”。稀土反制:中国稀土管制已导致美国军工成本飙升18%,若进一步收紧,将直接冲击F-35等武器生产。
️ 四、中美底牌与战略纵深
美国的软肋:经济压力倒逼妥协关税成本主要由美企和消费者承担:通用汽车Q2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,净利润暴跌35%;沃尔玛、亚马逊已上调日用品价格。耶鲁大学测算,美国每户家庭因关税年损失2800美元,低收入家庭受损程度是富裕家庭的三倍。中国的韧性:贸易脱钩的缓冲垫对美出口占比下降: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降10%,但总出口增7%,顺差5860亿美元(+35%),东盟、墨西哥成转口枢纽。技术自主突破:芯片自给率从15%升至35%,C919大飞机获美发动机许可,削弱外部封锁效果。
五、贸易战情景预测:三种可能走向
乐观情景(概率40%):关税休战延期90天,中国微调俄油进口比例(非实质性削减),美方放宽部分芯片限制。双方关税维持当前水平(美对华14-24%,中对美10-20%)。中性情景(概率50%):美国对中国俄油采购启动100%二级关税,但豁免特定领域(医疗、农产品);中方以稀土管制反击。关税局部升温至25%-35%。悲观情景(概率10%):谈判全面破裂,美恢复125%对华关税,中方同步反击。全球供应链断裂,美股、中概股暴跌,欧盟千亿关税清单生效。
中美博弈:石油与芯片背后的秩序重构
短期看,中美在能源和科技领域的“交换条件”仍将延续:中国以新能源布局换取缓冲时间,美国以芯片松动缓解通胀压力。但结构性矛盾难解:
美方试图通过二级关税重塑“能源-地缘”霸权,但国内经济承压制约其激进政策;中方以“内循环+多边合作”(如RCEP)对冲风险,但能源自主仍需5-10年窗口期。这场博弈的本质,是两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主导权上的持久较量。而8月12日关税休战到期日,将是检验双方底牌的首个试金石。
恒正网-炒股配资网站来找官网-办理股票配资-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